体育社会科学

  • 未来中国乒乓球文化发展脉络探究——构建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

    于文谦;荆雯;

    被誉为"国球"的乒乓球运动在我国发展取得了极大辉煌,但是从世界范围看,乒乓球运动正面临着被世事所遗弃的危机。从构建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的角度分析未来我国乒乓球运动项目文化的发展脉络,并提出了构建文化自觉的三点要求:觉醒、客观、担当,以及树立文化自信的三点要求:传承、开放、超越。旨在深化乒乓球运动项目发展的精神内涵,厘清其文化发展脉络,为乒乓球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均衡发展提供文化动力。

    2013年05期 v.29;No.142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 社会转型期武术文化的现代角色转换与话语权的重拾

    李源;闫民;梁勤超;

    社会转型必然引发文化的转型,传统文化的现代角色转换是转型社会的历史必然。体育全球化给武术文化带来的不仅是挑战还有现代角色转型的机遇,武术文化的异化与失范现象是武术文化现代角色转换滞后的主要表征。武术文化的现代角色转换是寻找武术国际话语权的平台,社会转型期武术文化现代角色转换的两条基本路径是批判继承与综合创新。文化认同是武术国际话语权重拾的象征和武术形象重塑以及国际化发展的起点。

    2013年05期 v.29;No.142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 推进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的思考

    岳红丽;宋杰;

    没有公共体育的平衡与协调,市场经济下的城乡体育一体化推进将举步维艰。面对目前我国公共体育产品供给还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公共体育服务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与完善的矛盾,以及传统观念和农民文化的制约,二元分割的政策体制、市场竞争引发的城乡体育差距扩大的现实,从公共体育方面需求突破,均衡社会基本福利水平,实现城乡公共体育一体化是城乡社会共同均衡发展的基本要求。今后需要有效提升农民的体育价值观念;加强创建农村与城市体育对接和融合的条件,重点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合理引入市场机制。按照城乡体育统筹发展的要求,实现从"管制政府"向"服务政府"转变,从"权力政府"向"责任政府"转变,通过政策、制度等促进城乡体育资源协调配置,推进城乡体育平等与融合发展。

    2013年05期 v.29;No.142 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 新加坡大众体育参与研究

    李琳琳;

    采用历史比较法和质的研究方法,从国家体育战略发展、国家政治结构、体育社会组织结构、体育场馆设施建设等四个方面,解析新加坡大众体育广泛参与的社会现象,得出有意义的概括和结论,即制定深入持续的体育政策、建立半官半商的准行政机构、构建三位一体的基层社区体育组织管理模式、实行官民共建的体育场馆设施规划、建设与管理等,以期为我国大众体育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2013年05期 v.29;No.142 1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K]
  • 从影视视域审视武术人文教育思想

    于华荣;孙刚;

    运用文献资料、哲学思辨方法,从武打影视视域,从武术的技击、道德、艺术层面审视武术人文教育内涵。研究表明:武术技击蕴涵的人文教育思想主要体现为中华文化阴阳思想的运用,体现了"以巧胜拙"乃至"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人文精神;武术道德教育从伦理学出发,彰显了习武之人更注重"侠义"、遵守"信诺"、凸显"勇敢"、倡导"和谐"的人文精神;武术艺术教育以中华审美文化为基调,体现了武术的审美意象、生命意境以及既彰显武力又解构暴力的和合生存策略。在"弘扬中华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号角下,对于传承中华武术、弘扬中华文化、提升审美情趣,培育高尚的人文素养具有特殊的教育价值。

    2013年05期 v.29;No.142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K]
  • 登山文化源流探析

    袁宏;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通过对中国登高习俗和西方户外登山运动源流的梳理与分析,阐明了不同人文环境下登山文化价值取向的差异。在中西方登山文化的对话、沟通与融合的基础上,树立大登山观念,将登山由单一运动项目发展为项目群,为当代登山文化的建构提供广阔的平台。

    2013年05期 v.29;No.142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
  • 中国朝鲜族跳板运动研究

    金青云;

    以民俗文化学的视角,全面系统地开掘朝鲜族跳板运动的诸多层面,解析了跳板的文化特征与教育功能。认为:1)朝鲜族跳板的起源主要来自于朝鲜族生存过程中的各种物质生产活动、原始宗教礼仪和祭礼等信仰活动和岁时风俗之中;朝鲜族跳板象征着民族共同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象征着朝鲜族女性明朗、勤劳、勇敢进取的品质特征;跳板的制作方法和玩法,反映了朝鲜族女性独特的文化审美趋向。2)跳板运动还具有提高协调与思维能力,调节朝鲜族女性积极上进的情绪、丰富朝鲜族文化内涵,促进人的身体技能和体能发展,塑造朝鲜族刚毅进取的民族性格等独特的教育作用和文化意义。3)应坚持朝鲜族民俗体育的边缘文化战略;现代化调适与变革;突出变与不变相统一的原则;推进自治立法保护,开发和导入体育课程;建立文化的"走出去,请进来"模式,从而保证朝鲜族跳板等民俗体育文化代代相传。

    2013年05期 v.29;No.142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1K]

体育生物科学

  • 有氧训练对大鼠腓肠肌ChREBP及其调节因子的影响

    黄森;林文弢;翁锡全;刘建红;周志宏;

    目的:探讨有氧训练对大鼠骨骼肌ChREBP及其调节因子PP2A、PKA、AMPK和MLx的影响。方法:20只适应训练后8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组和运动组,每组10只。运动组进行35 m/min、1 h/d、5d/周跑台训练、共训练4周。RQ-PCR和WB检测PP2A、PKA、AMPK、MLx和ChREBP的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经过4周有氧训练后,运动组大鼠腓肠肌PP2A、AMPK mRNA表达和AMPK、MLx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安静组(P<0.01或P<0.05),PP2A和CHREBP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其余指标间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有氧训练通过降低CHREBP蛋白表达和通过PP2A、PKA、AMPK途径降低CHREBP活性抑制ChREBP功能,可能是有氧训练降低体脂的机制之一。

    2013年05期 v.29;No.142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7K]
  • 低氧训练诱导AMPK对小鼠骨骼肌PPARα表达的影响

    李格;张缨;

    研究常氧耐力训练、低氧刺激以及低氧耐力训练4周后,AMPKα2转基因鼠和AMPKα2基因敲除鼠骨骼肌AMPKα1/α2磷酸化、核内PPARα蛋白含量,探讨低氧训练下AMPKα对PPARα的影响。方法:C57BL/6J野生小鼠、AMPKα2基因高表达和AMPKα2基因敲除鼠各4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常氧安静对照组,常氧耐力训练组,低氧安静对照组,低氧耐力训练,每组10只。耐力训练组小鼠训练设计为:每天1小时坡度为0,速度为12 m/min的跑台训练,每周6天,持续4周。低氧方案为:每天间歇性低氧8小时,模拟海拔4 500 m左右的低氧环境。测定磷酸化AMPK(Thr172)、核内PPARα蛋白含量以及PPARαmRNA含量。结果:1)四周低氧耐力训练可激活骨骼肌AMPK,促进AMPKα磷酸化;2)四周低氧耐力训练显著增加骨骼肌核内PPARα蛋白的表达;3)与WT鼠相比,低氧耐力训练显著增加OE鼠AMPKα磷酸化和核内PPARα蛋白表达,显著降低KO鼠AMPKα磷酸化和核内PPARα蛋白表达。提示核内PPARα蛋白水平与AMPK激活后的AMPKα磷酸化水平密切相关。

    2013年05期 v.29;No.142 40-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0K]
  • 有氧运动对糖尿病大鼠主动脉胶原代谢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研究

    侯改霞;习雪峰;肖国强;

    目的:探讨长期有氧运动对糖尿病大鼠主动脉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形成及其与胶原代谢的关系。方法:通过高脂喂养加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构建2型糖尿病SD大鼠模型。将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C)、糖尿病模型组(D)和糖尿病运动组(DE)。糖尿病运动组(DE)大鼠进行不负重游泳运动12周。实验结束后检测大鼠血液GLU、GHb、GSP、Insulin、TG、TC、HDL-C、LDL-C和主动脉AGEs、Hyp、SOD、MDA及Col I、Col IV、FN表达的变化,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C)相比,糖尿病模型组(D)的血液GLU、GHb、GSP、Insulin、TG、TC、L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主动脉AGEs、Hyp、MDA含量和Col I、Col IV、FN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血液HDL-C和主动脉SOD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糖尿病模型组(D)相比,糖尿病运动组(DE)的血液GLU、GHb、GSP、TG、TC、LDL-C水平显著降低(P<0.01),主动脉AGEs、Hyp、MDA含量和Col I、Col IV、FN表达显著降低(P<0.01),SOD显著升高(P<0.01)。结论:长期有氧运动可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主动脉间质胶原沉积的现象,这可能与运动降低血糖、主动脉AGEs含量和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2013年05期 v.29;No.142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2K]
  • 中老年人运动后收缩压恢复延迟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关系的研究

    牛进平;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运动后收缩压恢复(PSBPR)延迟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175名中老年人自愿参加本研究,所有受试者均进行一次递增负荷功率车实验,分别测定运动前安静时、运动中以及运动后恢复期的收缩压,以运动后第3 min的收缩压与运动后第1min收缩压的比值超过1.0作为PSBPR延迟的指标,将受试者分为PSBPR正常组和PSBPR延迟组,比较两组心血管危险因素异常及危险因素聚集检出率的差异并对PSBPR延迟与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缺乏体力活动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异常以及危险因素聚集检出率在PSBPR延迟组明显高于PSBPR正常组,且PSBPR延迟组超过半数的人发生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相关分析显示,肥胖、年龄、缺乏体力活动、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吸烟、高血压和血脂异常是PSBPR延迟的主要影响因素;在调整性别、年龄、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等不可改变因素后,PSBPR延迟与缺乏体力活动、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肥胖、吸烟和糖尿病显著相关。结论:PSBPR延迟可能是中老年人可调控的心血管危险因素。

    2013年05期 v.29;No.142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1K]
  • 户外活动对小学生视力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李骁君;费云芸;王斌;

    目的:通过小学生视力的因素模型分析,探讨户外活动对小学生视力的影响,以期为小学生视力不良的有效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抽取山东省济南市、日照市6所小学3~5年级学生1 021人进行视力检查,同时进行问卷调查,使用AMOS7.0软件构建与验证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小学生视力不良发生率为45.1%,户外活动对小学生视力有明显影响,作用大小为0.45。结论:户外活动是小学生视力不良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对预防视力不良是有益的。

    2013年05期 v.29;No.142 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5K]
  • 体育动漫影响体育兴趣与人格特征的实证研究

    徐开胜;

    采用问卷调查、内容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实证考量体育动漫对受众体育兴趣和人格特征影响。结果显示:体育动漫对受众体育总体兴趣的影响不显著,更倾向于加强受众的"预存体育兴趣立场",强化体育兴趣的持续性;体育动漫对受众人格特征的影响跨越了地区和性别差异;体育动漫对人格特征的影响程度受到了年龄、文化程度和专业差异的制约;性别变量不影响大学生对动漫的喜好程度和接触的广泛性。

    2013年05期 v.29;No.142 6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8K]

运动技术·训练与比赛

  • 山东省竞技网球运动现状及发展战略研究

    梁高亮;闫立亮;陈勇;杨大文;徐龙波;耿晨;王新雨;高鹏;

    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从发展战略角度出发,对山东省竞技网球运动现状进行调查,与竞技网球先进省市进行对比,分析现状中存在问题,探讨山东省竞技网球运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山东省竞技网球运动发展对策,为山东省竞技网球决策部门提供参考依据。

    2013年05期 v.29;No.142 6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0K]
  • 另辟蹊径,舞伽相融——对成人舞蹈基本功训练方法的创新探索研究

    崔宗祥;

    由于成人身体已经成形,用现有舞蹈基本功训练方法进行柔韧性、力量、体力、训练强度等方面的训练成效慢且易受损伤,依据现有科学理论和实践基础,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观察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在成人舞蹈基本功训练的方法上进行创新探索,论证瑜伽训练法能更有效地发展成人舞蹈专项素质,从而保存成人既得的舞蹈功力,减少或杜绝成人在舞蹈基本功训练中的受伤几率,同时保持体态和美感意识,借以达到舞蹈训练的目的,消除成人对于舞蹈基本功训练的畏惧心理,使舞蹈能够推广普及。

    2013年05期 v.29;No.142 7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3K]
  • 基于赛艇实船测试系统对我国优秀男子轻量级赛艇运动员划桨技术的研究

    赖寒;何骁;郑伟涛;

    利用赛艇实船测试系统对男子轻量级赛艇选手进行单人双桨实船划桨测试。测试发现:随着桨频的增加,拉桨与推桨速度同时增加,但推桨速度增长得更快,转桨角度和拉桨幅度呈减小趋势,拉桨力略呈下降趋势;最大正加速度和负加速度的绝对值都呈增加趋势,但负加速度的持续时间和其在整个划桨周期中所占的时间比例在减少;运动员左右手拉力的不平衡以及最大力产生的位置不一致的现象比较普遍,这对于航向的保持有较大影响。

    2013年05期 v.29;No.142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3K]
  • 2012年温网男子单打比赛发球落点分布研究

    李彦;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选择2012年温布尔顿网球公开赛男子单打的8强选手为研究对象,对八强七场比赛发球落点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当今世界网坛男子顶尖选手在比赛中,不同发球落点一发或二发的分布率发球速度并没有显著性差异,提示上述两因素基本上都不是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而胜者在右发球区一发向外角、追身及二发向内角,与左发球区一发向外角的得分率则与落败者有所不同,提示此点可能是影响比赛胜负的重要关键。

    2013年05期 v.29;No.142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2K]
  • 第30届伦敦奥运会女排不同拦网阵型下256种“攻-防”组合模式技术效果比较研究

    肖勇;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解析法、数理统计法、"攻-防"组合法和逻辑分析法等,对第30届伦敦奥运会女排不同拦网阵型下256种"攻-防"组合模式技术效果进行录像解析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单人拦网下,各队以运用"到-强-单-进攻效果"和"到-快-单-进攻效果"组合模式为主,中国女排在进攻次数和进攻效果上优于比赛对手;在双人拦网下,各队以运用"到-强-双-进攻效果"、"不-强-双-进攻效果"和"到-快-双-进攻效果"组合模式为主,中国女排在运用"到-强-双-进攻效果"、"不-强-双-进攻效果"组合模式进攻次数和效果上弱于比赛对手,在运用"到-快-双-进攻效果"组合模式上与对手各有千秋;在三人拦网下,各队运用"到/不-进攻打法-三-进攻效果"组合模式次数很少,中国女排在运用次数和效果上基本持平;在无人拦网下,各队运用"到/不-进攻打法-无-进攻效果"组合模式次数也很少,中国女排与比赛对手在进攻次数和效果上优于比赛对手。

    2013年05期 v.29;No.142 87-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1K]
  • 女子百米技术演进的差异化特征——以第29、30届奥运会女子百米决赛运动员为分析案例

    杜娜娜;杜少武;

    为提高我国女子短跑运动技术水平提供理论参考,运用信息技术为主的方法,对第29、30届奥运会女子100米决赛前8名运动员的有关技术参数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女子100米决赛运动员在第30届奥运会上步频与步长的同时增加,与第1名步频增加,步长降低的技术模式不同,反映出当今百米运动技术水平提高的差异化特征。从第30届女子100米决赛名次与指数的关系看,女子短跑运动员要取得好的成绩,应适当加大步长指数和缩小步频指数,身材矮小的尖子运动员尤应注重发展步长。

    2013年05期 v.29;No.142 9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1K]

学校体育

  • 学生体育权利的实现——基于学校体育政策法规执行机制构建视角

    徐士韦;肖焕禹;

    通过文献资料、逻辑推理、演绎等方法,提出学校体育政策法规执行力的含义。在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学校体育政策法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学生体育权利遭受侵犯及学生体质逐年下降的现实对学校体育政策法规的执行现状进行反思,并对学校体育政策法规执行梗阻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从提高学校体育政策法规的执行力出发,以切实保障学生的体育权利的实现、增强青少年体质,提出学校体育政策法规执行机制的建构设想。

    2013年05期 v.29;No.142 100-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6K]
  • 从社会需求状况谈山东体育学院相关专业课程建设——以济南器械健身教练社会需求为例

    张疆之;袁延领;吴义兰;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济南市十家健身俱乐部器械健身教练的素质能力现状和需求状况进行调查,对山东体育学院各体育专业相关课程的开设及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进行研究。认为济南市区健身俱乐部器械健身教练有一定的社会需求量,但现从业人员在体能评估、制定运动处方、经营管理等能力上有待进一步提高。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我院各相关专业应增加器械健身健美、运动处方、经营管理等相关课程的学时、学分,增设适应健身市场发展需求的课程,大力培养具备多种技能的健身教练人才,加强与健身俱乐部的合作与交流,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及专业技能水平,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

    2013年05期 v.29;No.142 107-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3K]
  •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非应试之苦”——体育纳入高考势在必行

    徐大成;

    面对着高中生体质健康状况持续下滑,学校体育工作实施不利的现状,教育部、体育总局等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令、政策、条例、通知、意见等,但效果皆不尽如人意。笔者认为将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纳入高考将成为有效遏制学生体质健康下滑的一项有利举措。研究对考试及高考的内涵、体育纳入高考的合理性、体育高考的指导思想、方向选择、考试内容、体育占高考总分与分数等级标准制定依据、以及体育纳入高考的积极作用等方面进行全面阐述、辨析,以期为体育尽快成为高考科目并顺利实施提供可借鉴的理论依据。

    2013年05期 v.29;No.142 111-115+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1K]
  • 高等体育教育专业实习形式体系的构建

    郝延省;

    教育教学实习是高等体育教育专业的一种主要实践形式,目的是通过日常教学实习、毕业教育实习等方式,检验所学所知,培养具有一定职业化技能的体育教育人才。为卓实有效地开展这一实践,建立以期前教育实习、1+1教学实习、专项技能实习、推销式教育实习、总结式教育实习为主的实习形式体系,既是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教育、教学能力的一种有效措施,也是培养创新型体育人才的必然要求。

    2013年05期 v.29;No.142 116-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2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