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巍;王洋;沈丽玲;
“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是新时代背景下提高体育产品出口质量的重要推力。选取2009—2021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64国和非沿线38国的体育产品出口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方法实证研究了“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对中国体育产品出口质量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1)中国对沿线国家体育产品出口质量呈波动上升趋势,“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提升了中国体育产品出口质量,但该正向效应存在一定的时间滞后性,且通过反事实设定检验和安慰剂检验表明结果具有稳健性;(2)机制检验结果显示,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体育产品出口质量产生了明显的积极影响,而贸易便利化程度发挥的作用尚不显著;(3)按照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体育产品类别的不同进行分组检验后发现,倡议对中低等收入水平国家的体育产品出口质量影响更为显著,对异质性体育产品出口质量提升作用显著,但并不能促进同质性体育产品出口质量提升。
2022年05期 v.38;No.196 32-42+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 王玉珍;张启明;邵玉辉;
为探寻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构建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标准差椭圆等方法,对我国31个省市2013—2020年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研究期内我国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均呈上升态势,且体育产业的发展水平高于旅游产业,整体属于体育产业发展超前型;(2)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耦合协调关系较差,处于中度失调阶段,呈现省际差异明显、由东向西阶梯递减的特征;(3)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形成的标准差椭圆基本覆盖华东、华中、华北地区,中心位于华中地区,呈现由东向西集聚性逐渐增强的特征;(4)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发展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由大及小依次为:经济基础、消费能力、交通条件、生活水平、顶层设计、产业结构、城市发展。研究从增强消费韧性激活市场潜力、完善交通设施提升服务水平、强化政府推动保障统筹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均衡发展4个方面提出优化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发展的建议。
2022年05期 v.38;No.196 43-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 豆祥祥;樊忠义;孟欢;王琪;
大力发展体育产业与城镇化建设是繁荣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和增强市民满足感、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途径。运用逻辑分析法、系统分析法和熵值法等研究方法阐释体育产业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的逻辑理路、交互机制及实践向度。研究认为,体育产业是构筑城镇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助力反贫困的关键切入点,是改善城镇居民民生的有效方式;体育产业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统一于以人为中心,时代主题聚焦于现代化发展,总体目标定位于高质量发展。体育产业增强城镇化建设助推以产促城,城镇化驱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以城兴产,体育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共同演化实现产城融合。通过两者交互机制与耦合协调模型分析,提出建议: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理念,聚焦体育产业与城镇化特色定位;合理配置体育资源,科学布局城市发展形态;优化体育发展空间布局,完善城镇宜居宜业功能。
2022年05期 v.38;No.196 54-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4K] - 杨松;侯昀昀;
为有效把握数字经济时代我国体育产业与电子信息产业耦合协调情况,在对二者耦合协调机理把握基础之上,以2012—2019年为研究周期,使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我国体育产业与电子信息产业耦合协调度进行测度。研究发现,政策环境的优化、供需结构的深刻变动以及技术要素与数据要素的强渗透性和增值性成为体育产业与电子信息产业耦合协调的重要因素。整体来看,测度期间我国体育产业与电子信息产业存在较强的关联带动作用,由相互独立发展逐渐走向耦合协调,但整体依然处在较低水平。分维度来看,有力的政策支持为我国体育产业与电子信息产业耦合协调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但在产业效率与产业基础设施与结构耦合协调领域仍存提升空间。从政策保障、数字基建以及企业战略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为我国体育产业与电子信息产业耦合协调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2022年05期 v.38;No.196 62-68+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