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报告

  • 健康老龄化视角下社区公共体育设施适老性配置水平评价

    武田艳;陈震;夏清涛;

    社区公共体育设施适老性配置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实现老年人健康公平的重要保障。从健康老龄化视角出发,基于多源大数据和ArcGIS空间分析技术,以浦东新区老年人口密度较大的14个街道(镇)为研究区域,从空间可达性(点)、供需匹配(量)和服务均等性(质)三个方面,展开社区公共体育设施适老性配置评价。结果表明:各街道(镇)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对老年人口的服务覆盖水平差异显著;较高的设施服务覆盖水平是保证供需关系稳定的必要条件;整个研究区域的社区体育设施在分配上对老年人有所倾斜,但各街道(镇)内部存在“空间失配”的情况;空间可达性、供需匹配和服务均等性任何一方面存在短板,均会造成社区公共体育设施适老性配置失衡。推进了“适老性”概念在公共体育设施在空间配置中的应用,为社区公共体育设施适老性建设及布局优化提供了依据。

    2021年06期 v.37;No.191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9K]
  • 健康老龄化目标导向下老年体育参与的内生逻辑与促进机制研究

    王立杰;王竹影;尹作亮;

    在老年人社会参与行为成为有效应对健康老龄化的基础上,针对当前老年人体育参与水平偏低,参与分化和弱化等问题,从认同理论的社会(群体)、角色和个人维度结合典型案例对流动共同体(随迁老人)的社会认同;社区积极分子(精英老人)的角色认同;边缘群体(弱势老人)的个人认同三个不同特征老年人群的体育参与进行归因和逻辑分析。进一步建立起融合多维认同的动力机制、主动健康的干预机制、认同循环作用机制和社区体育服务保障机制的老年人体育持续性参与机制,从而引导老年人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增进体育参与行为,帮助其社会功能的发挥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减少老年人的医疗成本投入和养老负担,积极推动健康老龄化。

    2021年06期 v.37;No.191 8-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 志愿失灵视角下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的治理困境与纾解之路

    任振朋;王润斌;任慧涛;

    近年来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深陷治理困境,严重影响组织生存与发展。研究认为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的治理困境主要体现在透明度缺失、民主赤字、制衡失效、诚信丧失以及团结失衡等方面。同时,借用萨拉蒙“志愿失灵理论”详细探究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深陷治理困境的成因,其中商业化是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面临治理困境的动因,资源垄断与利益往来以及高度集权与排斥监管分别助推和催化了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治理失灵。最后,从实施信息披露制度、规范行政程序、重构问责机制、维护体育诚信、提升代表参与等五个方面提出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纾解治理困境的路径。

    2021年06期 v.37;No.191 15-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 游泳运动对膝骨关节炎小鼠软骨退变和NF-κB激活的影响

    蔡任;钱佳佳;许奇;许炜民;赵佩茹;袁嘉奇;李妍;黄桂成;

    目的:通过观测游泳运动对膝骨关节炎(KOA)小鼠软骨基质降解及NF-质降信号通路介导的炎症反应的影响,探讨游泳运动延缓KOA小鼠软骨退变的分子机制。方法:3月龄C57BL/6小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Blank)、ACLT模型组(ACLT)、ACLT模型+游泳组(ACLT+Swim)、假手术组(Sham)和假手术+游泳组(Sham+Swim)。采用前交叉韧带横断术(ACLT)制作KOA模型,手术2周后,游泳组小鼠进行6周的无负重游泳运动(40 min/d, 5 d/周)。游泳结束后,取各组小鼠膝关节软骨,HE染色观察软骨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软骨中炎症介质表达、RT-PCR法检测软骨基质相关指标mRNA表达、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软骨基质及NF-κB通路相关分子蛋白表达,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炎症指标表达水平。结果:1)与空白组相比:ACLT组软骨损伤明显,Mankin’s评分显著升高(P<0.01);软骨Col II含量显著下降,而MMP-13表达增高(P<0.01);软骨中炎症介质COX-2、iNOS表达增高,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表达亦增高(P<0.01);NF-κB通路中磷酸化p65、IκBα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1)。2)与ACLT组相比:ACLT+Swim组Mankin′s评分明显下降(P<0.01)Col IImRNA(P<0.05)及蛋白水平(P<0.01)均提升,MMP-13mRNA及蛋白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软骨中炎症介质COX-2、iNOS及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均显著降低(P<0.01),p65、IκBα磷酸化水平亦明显下降(P<0.01)。结论:中等强度游泳运动可能通过调控NF-κB信号通路介导的炎症反应,抑制软骨基质降解从而延缓软骨退变,干预KOA小鼠病理进程。

    2021年06期 v.37;No.191 25-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7K]
  • 12周简化五步拳练习对11~13岁中度智力障碍学生平衡能力的影响

    曾冬冬;吴燕丹;郑程浩;梁志斌;

    目的:探讨12周简化五步拳练习对11~13岁中度智力障碍学生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实验法,选取福州某特殊教育学校中度智力障碍学生23名。实验为期12周,每周3次,每次35min。实验采用单因素组间实验设计,自变量为干预方式,包括简化五步拳练习课程(n=11)和校常规运动保健课程(n=12)两个水平。因变量为改进版火烈鸟平衡测试时间、“起-行”时间测试时间和Berg平衡量表得分。结果:实验组在实验后,静态平衡中睁眼左脚站立、睁眼右脚站立、闭眼左脚站立、闭眼右脚站立、闭眼站立指令、双足并拢站立指令、双足前后站指令、单脚站立指令有明显改善(P<0.05);实验组在动态平衡中“起-行”时间测试、床-椅转移指令、上肢前伸指令、从地上拾物指令、转身向后看指令、转身一周指令、双足交替指令中有明显改善(P<0.05);Berg平衡量表中静态平衡得分、动态平衡得分及总分均有显著差异,简化五步拳组显著优于校常规运动保健组。另外,实验结束后间隔8周,再次对实验组的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实验结束后1周与实验结束后9周的改进版火烈鸟平衡测试、“起-行”时间测试及Berg平衡量表得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12周简化五步拳练习可以显著提升中度智力障碍学生的平衡能力,效果具有一定的跨时间稳定性,简化版五步拳练习在特殊学校中兼备适配性和可推广价值。

    2021年06期 v.37;No.191 34-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专题研究

  • 西方户外运动研究进展:历程、内涵与议题

    陈昆仑;李璞;刘小琼;牛小洪;

    基于西方文献的搜集和整理,对户外运动的发展历程、内涵辨析以及主要研究议题三个方面进行了辨析。研究发现:(1)西方户外运动的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因探险、科考兴起-二战后普及-大众户外运动发展-户外竞技运动发展-户外教育发展。(2)西方户外运动的内涵随着其普及程度的加深朝着综合化方向发展,通过自然环境论、字面释义论、目的中心论和综合论四个视角对其内涵进行解析,发现户外运动从兴起之初仅强调身体锻炼功能,到普及后强调休闲游憩功能,再到教育功能被强调,其内涵不断得到发展和延伸。(3)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的更深层次的精神需求被关注,户外运动的相关议题逐渐由身体层面转向心理层面,继而转向事关特定群体、特定事件的更多个性化问题,其中主要包含户外运动与健康、户外运动与教育、户外运动与社会经济以及户外运动与公共安全等四个方面。

    2021年06期 v.37;No.191 4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9K]
  • 旅游型体育特色小镇的空间游客吸附机制研究

    陈治;屈晨旭;

    立足于文化场域视角,分析体育特色小镇的空间游客吸附机制。研究认为,市场逻辑迫使人们工具理性扩张,而生活规训却要求人的存在在空间维度上得到拓展,因此人们通过旅行的方式来寻求庇护空间,以求共享环境和自身身份;研究证实了游客的忠诚度影响因素符合“ABC”态度模型,在直接影响因素方面,精神文化感知、产业文化感知、环境文化感知、旅游涉入和满意度均对游客忠诚度产生正向影响;在间接因素方面,精神文化感知、产业文化感知、环境文化感知和旅游涉入均能够通过旅游满意间接影响忠诚度;在总效应中,旅游满意对忠诚度的影响最大(0.465),旅游涉入对忠诚度的影响最小(0.210);在游客吸附机制方面,作为推力因素的精神文化感知、产业文化感知、环境文化感知和作为拉力因素的旅游涉入两者之间相互作用,构成了游客忠诚度的推力机制和拉力机制,并通过情感成分中的旅游满意影响影响行为成分进而构成忠诚度传导机制。

    2021年06期 v.37;No.191 5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博士论坛

  • 马拉松配速员运动体验的口述研究

    赵进;熊野;

    选取8名马拉松官方配速员为访谈对象,采用口述史方法收集资料,分析配速员在马拉松赛中的运动体验。研究发现:(1)配速员的参与动机具有多样性:有好奇心及对自身能力的自信,帮助他人、丰富跑马经历,促进身心发展、找回跑马初心、找到推广跑步的新方式,通过角色身份实现自我价值等。(2)配速员的运动体验具有阶段性:赛前训练以适应配速生理体感疲劳,情绪体验枯燥无聊。赛中心理体验最为丰富,从比赛开始在起跑点的兴奋、紧张,到赛程中期的平淡、赛程后期的焦躁情绪、赛后的喜悦与成就感,疲劳感贯穿始终,内隐体验责任感逐步增强;配速员的认知体验也较为丰富,在起点的体验多为新鲜感与责任感,前中期配合与互动更加多样,赛后配速员完赛的成就感、满足感更强。赛中配速员角色互动是配速员价值体现的集中阶段。配速员帮助他人完赛的利他行为带来的成就感及赛道氛围的美好体验是其持续配速的动力。

    2021年06期 v.37;No.191 60-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 我国优秀帆船帆板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监控及调控效果研究

    刘书强;张忠秋;邱俊;赵德锋;

    目的:对国家帆船帆板运动员赛前不同阶段心理状态进行评估,探索帆船帆板运动员赛前不同阶段心理状态的特点;探讨心理调控手段对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30名高水平帆船帆板运动员,使用心理测试问卷对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进行测试。通过随机对照组实验,把运动员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等待控制组)各15名,心理调控干预时间持续4周,每周1次心理知识宣教和2次生物反馈。结果:(1)国家帆船帆板运动员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自信心不足,且运动员心理疲劳问题较为严重。不同运动等级运动员特质焦虑水平差异显著,t=-3.016,P=0.005。(2)帆船帆板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会随着比赛的进程发生变化,具体表现为,随着比赛的深入,运动员认知状态焦虑、躯体状态焦虑、躯体焦虑水平升高,个体失败焦虑和社会期待焦虑水平先升高后有所下降;运动员状态自信心先升后降,自信心持续下降,运动员自信心水平总体呈下降趋势。(3)心理干预后,实验组运动员状态自信心显著高于对照组,F(1,28)=17.268,P<0.001,η_p~2=0.381;实验组运动员对运动的负性评价显著低于对照组,F(1,28)=9.802,P=0.004,η_p~2=0.172;实验组运动员成就感降低显著低于对照组,F(1,28)=5.058,P=0.033,η_p~2=0.153。结论:(1)国家帆船帆板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自信心不足,且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心理疲劳。不同等级帆船帆板运动员特质焦虑水平差异显著,提示特质焦虑可以作为帆船帆板运动员选材的一个心理指标。(2)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受很多因素影响,帆船帆板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会随着比赛进程的推进发生变化。(3)生物反馈心理技能训练配合心理知识宣教的心理干预方法能够有效地改善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状态。

    2021年06期 v.37;No.191 70-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 新球时代女子乒乓球技战术诊断指标体系的实证性比较研究

    徐君伟;于洋;黄慧阳;钱孟慧;张淳尧;

    为更准确把握新塑料乒乓球实施后女子比赛技战术表现的主导性特征和规律,更高效地发挥技战术诊断在助力中国女队备战世界大赛、提升训练、参赛的科学化水平中的作用,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比赛观察等方法,对近30余年来前人所建构的颇具代表性的分段式诊断指标体系进行实证性比较研究。观察数据来源于奥运会、世乒赛、世界杯等3项赛事的决赛、半决赛和四分之一赛共146场比赛样本。研究结果表明:(1)新球时代,各分段式诊断指标体系均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比较而言,新三段式诊断指标体系最优,最准确地揭示了女子乒乓球技战术表现的基本特征和规律,是新球时代最具代表性、科学性和引领性的诊断指标体系。(2)新三段式诊断指标体系的发抢段包含第1、3、5板,接抢段包含第2、4板,相持段包含第5板之后各板。其中,发抢段和相持段近乎并列地对比赛制胜发挥着第一位的作用,接抢段发挥着第三位的作用。(3)第5板的段落归属不仅对各段尤其是发抢段和相持段对比赛制胜的影响至关重要,而且对新三段式诊断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也有着重要影响。(4)得分率比使用率能更好地体现和评价运动员各段的比赛能力,具有更好的评价效能。

    2021年06期 v.37;No.191 77-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7K]

探索争鸣

  • 中国武术“境界”之诠释

    张道鑫;支川;王岗;

    中国武术中所蕴含的境界思维对现代人解读和认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有着独特的价值。基于哲学的视角,以中国武术中的“境界”作为研究对象,以“人对武术的觉解与武术技、艺、德、道”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切入点,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中国武术所追求的四层“境界”进行了系统研究与分析。研究指出:在中国武术的技艺探索与精神追求中,对“境界”的领悟一直都是习武者实现自我超越的重要标志,其修为的高低取决于个体觉解武术的程度。觉解程度越高,人的境界就越高,反之亦然。在中国武术由技入道的境界追求中,由低到高可分为四种,依次为以身求武的技之境界、人武合一的艺之境界、修身至善的德之境界、武以明理的道之境界,它们共同构建出中国武术“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崇高境界,为其走向成人之学、修身之学、入道之学奠定了浓郁的哲学基础。

    2021年06期 v.37;No.191 86-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 “体育走班制”教师专业化教学能力结构论析

    袁曦;张长思;

    “健康中国2030”战略实施背景下,学校体育教育正经历全方位深化改革。基于这一背景和新时代学校体育教改理念而创新的“体育走班制”教学模式自推广实施以来,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然而,体育教师专业化教学能力的普遍不足成为当前阻碍“体育走班制”教学深入推进的主要瓶颈。研究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实地调查、课堂观察等研究方法,界定了“体育走班制”教师专业化教学能力的概念,依据“体育走班制”教学组织特征并结合北京市开展“体育走班制”教学的12所学校的实践现状,剖析了“体育走班制”教师专业化教学能力结构。研究认为:“体育走班制”教师专业化教学能力是指开展“体育走班制”教学所需的,体育教师驾驭所教授运动项目,进行超大单元课程教学的综合性教师素养和执教能力。“体育走班制”教学内容项目化、教学单元加大化、课程项目选择化、教学组织凝聚化、学习过程系统化、教学方法灵活化的教学组织特征,要求体育教师具备由专项运动能力、专项运动理论知识、专项训练指导能力、挖掘利用教学资源能力、竞赛组织安排能力、教学方法创新能力、高度职业热情构成的专业化教学能力,以满足“体育走班制”教学的现实需求。

    2021年06期 v.37;No.191 94-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研究快报

  •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我国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的逻辑、机理与策略

    李海杰;王晨曦;

    立足于非线性系统思维,依托产业经济学理论,明晰了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与高质量发展目标导向下的基本要求,提出了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的实现机理及供给、需求、技术和环境动力内部的交互机理。按照系统动力学方法将各动力视为体育产业结构优化子系统,细化子系统内部关键变量与因果反馈关系后,建立了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以上海市为例进行了策略仿真。结果显示:在供给策略情景中调整人员培训率和体育人才吸纳率,在需求策略情景中调整体育产业新业态数,在技术策略情景中调整企业R&D经费投入强度,在环境策略情景中调整体育产业基地占比和运动项目产业化指数,均能有效提升体育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

    2021年06期 v.37;No.191 10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6K]
  • 商人与体育:万国商团中华队对我国近代射击运动的影响

    牟艳;张艳霞;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对万国商团中华队对我国近代射击运动的影响进行考察。研究认为:被誉为“民众体育先导者”的万国商团中华队是近代中国最早开展射击运动的社团组织,对于推动我国近代射击运动的开展和传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万国商团中华队开启了我国近代射击运动之先河,曾多次代表旧中国在各项国际性的射击竞赛活动中夺取优异成绩,促进国内早期射击竞赛活动的开展,对近代射击竞赛理论和运作模式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并为近代中国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射击人才,对于增进民族荣誉、争取平等权利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2021年06期 v.37;No.191 113-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