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阎智力;羊羽;辛艳军;
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是整个课程编制的起点,在指导体育教学中具有直接作用和重要地位。该研究采用文献资料、历史研究、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实施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时期的课程目标进行分析与思辨,为推进我国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参考。研究认为:(1)课程目标生成主要受国家意志及社会思潮、课程目标形成理论、学校体育思想等方面的影响,这三个方面是制定课程目标的主要依据;(2)2001年版与2011年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行五大领域(四个方面)目标,体现出多元化特征,但存在概念界定范畴失准、五大领域(四个方面)虚化与泛化现象,缺少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科本质特征,难以组织教材与进行教学评价;(3)2022年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体现三项核心素养,课程目标体系学理层级逻辑不通,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排序存在矛盾,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设置存有疑问,核心素养有待进一步提炼。针对上述不足,该研究构建了新的课程目标体系,重点突出义务教育与普通高中体育课程目标(核心素养)的分立及衔接,在理论上具有科学性与系统性,在实施上具有针对性与实用性。
2024年06期 v.40;No.209 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3K] - 鲍亮;田恩庆;
该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及逻辑分析法,深入剖析了“双碳”目标下我国体育产业低碳发展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发展成效、现实制约与推进策略展开具体研讨。研究表明,“双碳”目标下我国体育产业低碳发展成效显著,主要表现为体育产业各行业领域低碳发展形式趋向科技化、低碳体育产品生产与服务供给内容边界逐渐拓展、体育场馆与场地设施物质载体低碳建设趋于高级化。但不可忽略的是,政策支持不足、资金支撑不佳、技术应用程度偏低、组织协同度不高仍是“双碳”目标下我国体育产业低碳发展的现实制约。未来应完善体育产业低碳发展支持政策、健全体育产业低碳发展资金运行机制、加强体育产业减碳技术创新应用、推动体育产业链组织低碳协同发展,以加快推进“双碳”目标下我国体育产业低碳发展。
2024年06期 v.40;No.209 20-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1K] - 王逊;张小林;
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数字经济赋能体育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逻辑、现实困境及实践进路进行探究,以期为我国体育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赋能体育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逻辑包括促进体育旅游产业效率提升,推动体育旅游产业结构升级,促使体育旅游商业模式创新,助推体育旅游产业治理效能提升;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存在数字经济发展政策不完善、区域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数字化融合发展不深入、商业模式创新驱动不足、复合型数字人才短缺等现实困境。据此,提出实践进路:推进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助推数字政策精准发力;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体育旅游产业数字化转型根基;加快数字化融合发展步伐,推动体育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商业模式创新,体育旅游产业供需适配实现价值共创;加强“数字+体育旅游”人才培养,筑牢体育旅游产业数字化人才基础。
2024年06期 v.40;No.209 2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7K] - 马超;王先亮;
多主体嵌入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对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意义深远。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和辩证分析等方法,构建了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结构—行为—绩效”(SCP)市场化分析框架,探析多主体嵌入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中主体结构与行为互动的运行表征,挖掘实践问题并提出优化路径。研究认为,多主体嵌入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呈现主体结构创新重构、主体行为正和博弈、服务绩效全过程评价的运行表征,同时,存在主体制约、行为冲突和绩效受限的现实问题。据此,提出以下优化路径:完善购买方下沉、承接方增效、使用方赋权的主体结构;树立民生福祉理念,引领多主体正和博弈与行为共赢;创新数字化、多主体、全过程的动态循环绩效评价机制。
2024年06期 v.40;No.209 41-48+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1K] - 韩泽雨;綦霄;陈昆仑;
该研究基于历史脉络分析了我国体育事业发展逻辑、发展重心、组织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演变规律,并探究了户外运动如何顺应我国体育发展的新趋势,以期为推进我国体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和思路。研究发现:(1)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逻辑由身体健康转向“人”的全面健康再发展至社会肌理的全方位健康,新兴的户外运动与此发展逻辑相适应,其高度社会化的特质不仅顺应了人民群众身心健康需求也满足了体育经济健康发展需求;(2)我国体育发展重心已由计划经济时期为国争光的竞技体育转向社会健康的大众体育,主要发展诉求也由单一的国家形象建构转向多维的社会经济发展,发展重心已由特殊群体转向社会综合,户外运动作为一种大众化、休闲化和生活化的运动项目,其关注重点正是体育关注点转向的重要方面;(3)我国体育组织改革持续推进,项目设置由专门化向专业化、综合化发展,人才选拔日益多元化、多渠道化,赛事举办由垄断走向开放,户外运动作为一项技术集成式运动项目,其组织方式正与体育组织方式改革的方向一致;(4)我国体育管理方式正在努力推行去行政化,正由过去的行政化管理转向社会化管理,户外运动作为高度社会化的新兴运动项目,其市场化和商业化的特性顺应了我国体育职业化和社会化的发展路径。
2024年06期 v.40;No.209 49-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0K]